佛教基本教义
13-12-12
    释迦牟尼夜睹明星悟道成佛时感叹“奇哉!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”。佛所开悟的道理,就是众生心与佛心,无二无别,本来一体。心既是佛,佛既是心。


    释迦牟尼觉悟后,创立佛教的基本教义,概括起来主要是:缘起、法印、四谛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因果业报、三界六道、三十七道品、涅槃等。


1缘起


    缘起,即诸法由姻缘而起。佛教缘起下一个这样的定义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”。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,为佛教之基本原理。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、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,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。


    佛教把宇宙间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分为两大类: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有为法;非由因缘合而产生无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无为法。


   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,是佛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。缘起论系以“法印”为基础,以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四谛”、“八正道”为中心思想。


2法印


    所谓法印,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。小乘佛教有三法印、四法印、五法印之说。


    所谓三法印,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盘寂静(涅槃寂静是指一切本来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。所谓生灭、垢净、增减,是众生对相对现象产生的分别执着)。


    所谓四法印: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诸受皆苦,涅槃寂静。


    所谓五法印: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诸受是苦,一切法空,涅槃寂静。


    “法”是指精神及物理现象及规律。


    “我”是主宰和实体之意。


    “行”是迁流变动之意。


3三法印


    佛法认为凡是缘生的事物,就必然具备下列三个特点:


    (1)缘生事物不可能离缘而存在,也就是没有脱离它的产生条件(缘)的独立自主性,这就叫无自性,佛法谓为无我。


    (2)缘生事物都是随缘运动着变化着的,不可能脱离它产生条件的变化而保持不变性,这就叫无永恒性,佛法谓为无常。


    (3)凡是缘生事物都必然随着它产生条件的规律,回归到它应该回归的地方去,也就是按照它自身规律而成住坏空、生住异灭和生老病死,这叫做寂灭性,佛法谓为寂静。概括缘生事物这三个特点,就是佛教小乘的三法印:一切无我;诸法无常;涅盘寂静。


4一法印


    佛教发展至大乘,将无我、无常、寂灭归为空性,即无自性、无永恒性、寂灭性,均是万有实相空性之表现。故将三法印演进而为一法印即一实相印,这一实相,就是性空。以是空性,成就万有一切。所谓"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,若无空义故,一切法不成。"但是不能执空,以为真有一个空,则又是自性不空了。所以"若有不空法,则应有空法,实无不空法,何得有空法?""大圣说空法,为离诸见故,若人见有空,诸佛所不化。"所以"空不空"的般若实相,就是万事万物的本体,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,这就是般若。唯是般若,空而不空,不空而空,谓为空不空。这就是佛法。


5真谛


    谛,意为真理或实在。四谛即:(1)苦谛: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,充满了痛苦烦恼。(2)集谛:集是集合、积聚、感招之意。3)灭谛:指痛苦的寂灭。(4)道谛:指通向寂灭的道路,主要指八正道。


6苦谛


    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,充满了痛苦烦恼。人生有八苦,即是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。


    五阴炽盛苦:五阴即是五蕴,“蕴”为“积聚”为义,包括: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有相为“色”;领纳名“受”;取相曰“想”;迁流为“行”;分别为“识”。五阴集聚成身,如火炽燃,前七苦皆由此而生。色阴炽盛,四大不调,而有疾病之苦。受阴炽盛,领纳分别,使诸苦转本加极:想阴炽盛,想相追求,而有爱别离,怨憎会,求不得诸苦。行阴炽盛,起造诸业,又为后来得报之因,且因行而迁流不停,而有老衰之苦。识阴炽盛,起惑造业,三世流转,而有生死之苦。


7集谛


    指终生痛苦的根源,谓一切众生,由于贪、瞋、痴等造成种种业因,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。从根本上来说,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,即对于佛法真理、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;正因为无明,众生才处于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等等烦恼之中,由此造下种种恶业;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,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。这样反复自作自受,轮回不休。


8灭谛


    指痛苦的寂灭。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,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,称为灭


    灭谛是指的灭除烦恼和生死之累,就是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灭去贪嗔等烦恼和善恶诸业,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,但还有现在残存的色身,名有余依涅盘;要是灰身泯智,连现前的果报色身也抛弃了,便名无余依涅槃。


9道谛


    指通向寂灭问道路,主要指八正道。佛教认为,依照佛法去修行,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,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。


    是出世的因,道是道品,就是三十七助道品。四念处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五力,七菩提分,八正道分。这个三十七助道品,是大乘、小乘共修法门,《智度论》说:“三十七品、无所不摄,就是无量道品,亦在其中。”《涅盘经》说:“若人能观八正道,即是佛性,名得醍醐。”


10八正道


    为“戒定慧”兰学的三个方面。即正见、正思维组成培育正如正见的“慧学”;正语、正业、正命组成的培育行为品德“戒学”;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组成的培育心灵素质的“定学(心学)”。


    (1)正见:正确的见解,对“苦集灭道”四圣谛有正确的知见,离一切邪见。


    (2)正思维:正确的思维方式,与四圣谛相应的分析、抉择、理解、比较和立志的思维方式,离一切主观分别、颠倒妄想。


    (3) 正语:正确的言语,远离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的“口四恶行”。


    (4)正业:正确的行为活动,远离杀、盗、淫的“身三恶行”,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。


    (5)正命:正确的谋生方式,远离触犯身三恶行和口四恶行的职业。远离一切不正当职业和谋杀方式,如赌博、卖淫等


    (6) 正精进:运用正确的适当的方法努力精进,去恶从善,勤奋工作。


    (7)正念:正确的念法,即忆持正法,自净其意。正念是和四圣谛相应的持续觉知,对身、受、心 、法四个方面的觉察,目的就是去如实地了解生命的真相,从而真正地利益人生。


    (8)正定:正确的禅定,主要是指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这四个层次的定境,身心寂静,远离散乱。


11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


    四念处: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。


    四正勤:灭已生之恶;增已生之善;避未生之恶;求未生之善。


    四如意足;欲如意足(定愿,希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);精进如意足(精进愿,于所修之法,专注一心,无有间杂,而能如愿满足);心如意足(念愿,于所修之法,记忆不忘,如愿满足);思惟如意足(虑愿,心思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如愿满足)。


12五根五力


    五根(修):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


    修信,笃信正道及助道法,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。


    修精进,修于正法,无间无杂。


    信念,乃于正法记忆不忘。


    修定,摄心不散,一心在寂定,是为定根。


    修慧,对于诸法观照明了,是为慧根。


    五力(念):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


    念信,信念增长,能破诸疑惑。


    念精进,精进念增长,能破身心懈怠。


    念念,念念增长,能破诸邪念,成就出世正念功德。


    念定,定念增长,能破诸乱想,发诸禅定。


    念慧,慧念增长,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。


13七菩提分(觉支)


    念觉支,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


    择法觉支,能拣择诸法之真伪


    精进觉支,修诸道法,无有间杂


    喜觉支,契悟真法,心得欢喜


    避觉支,能分辨所修之道法


    顿觉支,能觉了所发之禅定


    去觉支。能断除诸见烦恼


14十二因缘


    因缘,就是:无明,行,识,名色,六入,触,受,爱,取,有,生,老死。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,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,故称十二因缘。


    有偈子说:“无明爱取三烦恼,行有二支属业道。从识至受并生死,七支同名一苦道。”“无明”是过去的烦恼,“行”是过去的业力,“识”至“爱”是现在的果报。这是从过去到现在,前世到今生的一个循环。“爱”“取”是现在的烦恼,“有”是现在的业。“生”“老死”是未来的果报。这就是由烦恼而造业,由造业而受报,由受报而再生烦恼,再造业,再受报的无穷无尽因果循环过程。


    十二因缘包含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有两重因果关系,称为三世两重因果。


15因果业报


    因果,或称因果律,为佛教教义系统中,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。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,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现世之罪福苦乐,乃前世所造善恶行为,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。《因果经》云:“欲知过去因者,见其现在果;欲知未来果者,见其现在因”。


    佛教认为,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,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,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,此称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果,或称善因乐果、恶因苦果。这种因果之礼,俨然不乱,称为因果业报或因果报应。


    心能造业,心也能转业,业力与心力是相互作用的。“遇善知识,修道修善,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”。“业由心造,业随心转”。


    业,造作之义。意谓行为、作用、意志等身心活动。


16三界六道


   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。佛教认为,众生由惑业之因(贪、瞋、痴等)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,如车轮之回转,永无尽止,故称轮回,或生死轮回、轮回转生。


    三界,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,或者说三类生存形态,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

    六道,又称六趣,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为(业)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世界,亦即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去处,分别是: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。其中,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,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被称作三恶道。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以外,其余五道皆属于欲界。